| 常州教育为民办实事成果丰 |
| 发布日期:2017-02-07 |
|
本报讯(记者吴文龙) 昨天,记者从常州市政府获悉,“十二五”以来,常州教育坚持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致力于教育为民办实事,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持续提升。具体表现在坚守公平,教育发展更为均衡;优化资源,教育供给能力更强;注重质量,教育发展水平更高;深化改革,教育发展动能更足;多元融合,教育服务水平更高。 常州教育把增进公平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经过努力,所有辖市区均首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权益得到保障。目前共有16.29万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0.33 %,公办初中就读率为100%。帮困助学体系全面覆盖。十二五期间减免学费、发放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等总计96378.44万元,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残疾学生从学前到大学全过程实行免费教育。热点高中统招名额分配到初中校比例逐年增加。目前比例已经达到70%,并且全面取消高中择校生。集团化办学扎实推进。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共组建教育集团37个,“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正在成为现实。 常州教育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省优质学校就读率达90%,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在市级以上优质园就读率达95%。全市优秀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18%,义务教育阶段优秀教师校际轮岗交流比例达15%,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7.1%,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9%。 常州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科研为抓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升。教育科研成果全国领先。“十二五”期间,实施各级各类研究课题867项,实施教育创新项目55项;在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获奖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各类竞赛成绩突出。学生多元个性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近五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有9名学生获得世界冠军。2016年,全市学科竞赛有1051人获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其中有53人获全国一等奖;机器人、航模等科技创新比赛有61个项目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获全国一等奖28个、世界冠军3个。 十二五以来,常州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教育满意度名列全省第一。积极对接产业,主动服务企业,广泛惠及市民。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组建专业性职教集团10个,建成18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立项项目。成立全省首家教育服务中心,举办“常州公开课”65讲,参与听众10万人次;举办“优秀教师免费导学”,惠及学生6.9万多人次;“常老师在线”共邀请1342位老师上线,超过千万网民受益。“青果在线”学校学习资源总量超过53900个,向全市40万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终身教育融入生活,500余门课程送进社区,共实施面授课程2241次。 |
主办单位:常州市总工会
地址:常州市和平北路166号
电话:0519-8810612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