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区实施“三大行动”加快改革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 |
发布日期:2017-09-20 来源:宣教部 |
紧扣“两聚一高”,围绕“创新四问”,坚持改革创新、规划引领、集聚集约、问题导向,更大力度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更快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效,更广维度推动创新优势资源集聚,增创全区未来发展新优势。日前,中共常州高新区工委、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下发《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特色创新产业集群打造和综合发展水平提升,聚焦人才培育引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创新能力提升等重点领域,集全区之力整合各类要素资源,从促进转型升级最有效的方面着手,精准施策,组织实施人才引领、产业跃升、创新驱动“三大行动”,不断将增创发展新优势工作向纵深推进。 总体目标:以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为导向,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到2020年,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2+3”特色创新产业集群,各类人才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开发区领先优势,基本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科技进步支持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常州高新区成为全国知名的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创新高地,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人才引领行动。立足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目标,以人才优势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人才集聚增创发展新优势,着力推动实施人才集聚汇智、人才培养提质、人才效能提升、人才环境优化和人才发展保障五大工程,为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8万人;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现“双倍增”目标;人才素质持续提升,现代教育发展水平超过90%。人才效能显著提高,人才综合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产业跃升行动。在做大做强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基础上,以“一特三提升”(打造特色创新集群、提升土地产出率、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智能制造普及率)为主要工作抓手,着力推动实施特色创新引领、土地集约利用、绿色融合发展、智能制造普及四大工程。到2020年,光伏智慧能源、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两大特色产业分别进入国际、国内前端,成为领跑行业的产业地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实现持续创新成长,成为国内知名产业高地。“2+3”特色创新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规模突破1800亿元。全区建设用地单位土地产出率位居全省开发区前列,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105以上。 创新驱动行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集聚创新资源,释放创新活力,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一核四驱动三链多平台”区域创新布局,把常州高新区打造成以创新型产业集群为核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5%,R&D占比达3.2%,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全区万人发明专利密度5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 (吴文龙 谢佳妮)
|
主办单位:常州市总工会
地址:常州市和平北路166号
电话:0519-8810612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