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3-12-27  来源:劳经部

张啟龙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张啟龙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9月,由江苏省机冶石化系统“十佳行业工匠”张啟龙牵头成立。尽管成立年限较短,但工作室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一年后即被常州市总工会评为“常州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为企业创效超亿元,其中,自主开发的“10号高炉长期休风快速恢复技术”,经实践较国内同级别高炉实现复风时长缩短超一半,该项科技成果还被中国金属学会鉴定为国内领先。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积极探索跨区域、跨工序的联动机制,深入推进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持续放大联盟工作室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等集群效应,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创共享,不断激发整体创新活力。

 一、工作室联盟交流的历程

(一)初试联盟——尝到甜头

2022年4月,在集团的鼓励与支持下,张啟龙劳模(工匠)创新工作

室开始构思和部署工作室联盟工作,考虑到高炉的稳定顺行、产量质量等直接关系到下游炼钢工序的生产节奏和经济效益,工作室首次选择炼钢党支部劳模工作室组成联盟,就铁水脱Si、脱Mn项目、铁水一罐制、铁水数据波动等5个指标数据开展联合攻关。

其中,铁水一罐制是近年来发展的全新铁水供应技术。据统计,2022年1-4月,炼铁厂一罐制合格率仅为64.3%,一直困扰着炼钢生产,通过半年的联合攻关,5-11月一罐制合格率提升至79%,目前已长期稳定在85%以上,有效降低了吨铁耐材费用,减少兑铁、组罐,降低了机车运行频率,节省运行成本,同时减少兑铁带来的环境污染。这个课题已于当年12月份结题,项目也获得了特钢公司攻关项目嘉奖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联盟完成的5个项目累计产生200多万元经济效益,取得极大成功。

(二)再次联盟——收获满满

 在此基础上,张啟龙工作室与热电党支部联盟,以科创工作提档升级和科创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在专利、QC、小改小革、论文、五小等科创工作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联合展开培训、交流、竞赛、切磋、宣讲、座谈、共享等。

2022年,工作室在高素质、高技能、懂技术、会创新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受理专利43项(含2项发明),授权15项(含2项发明),《一种消化高硫焦的高炉冶炼方法》专利获得常州市十大发明专利。上报科技论文20篇,其中一般期刊发表14篇(一篇为中文核心期刊)。立项的11个QC课题,在集团QC发布会上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个,并获全国QC故事大赛(江苏赛区)获得三等奖、江苏省钢铁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交流二等奖、常州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年收到小改小革255项,评审通过60项,获集团唯一一个小改小革优秀组织单位。全年上报五小活动200项,其中6项获得经开区优秀五小项目。在集团的科协评比中,一个课题获得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并获得4万科协奖金。在集团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6名员工进入前六,包揽了叉车工冠亚军,电工冠亚军,工作室成员廖孝江被授予“常州市五一创新能手”。

(三)拓展联盟——永无止境

 通过近一年的摸索,张啟龙劳模工作室联盟在2023年继续尝试、大胆创新。2月份开始和上游工序——烧结创新工作室组成联盟,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协同攻关、学术交流、集智创新、专业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通过前期2次专题会议,两家工作室明确了联合开展的7个攻关课题,包括酸性烧结矿应用、炼铁返焦攻关、炼铁用焦结构优化、烧结矿碱度稳定率提升等,目前已全部立项,每个工作室成员都有挂靠项目,牵头进行推进和跟踪,每月组织开会及时了解进展以及推进的困难和阻碍,从原先的“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进一步提升生产工艺指标,预计所有项目攻关完成能产生2.9亿元经济效益。

近期,工作室又与轧钢第三党支部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联盟,主要针对基础管理、班组建设、通用工种的技能培训、梯队建设(传帮带)、技能提升五个方面进行交流,形成了钳工、液压工、电工、行车工等通用工种的技能培训交流,分厂人才培养工作分享、六型班组创建经验交流、支部党建工作交流等10个主要联盟方向。

与轧钢第一党支部的书记工作室联盟,主要针对工作室青年人才培养、提升,包括青年大学生工作汇报、座谈交流、口才训练、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咨询,联合开展中秋联谊活动、迎新主题活动等,促进青年员工迅速成长成才。

二、工作室联盟交流的发展

通过与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联盟交流,工作室之间形成了互学互助、互促互进、互比互动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张啟龙工作室将带着使命继续尝试,争取年底能形成一套可行性较高的联盟体系,最大程度发挥每个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搭建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专业化人才平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一)走出去

工作室将积极主动与政府、行业及社会组织开展多方位的交流分享活动,特别是与行业优秀创新工作室深化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实现跨单位、跨行业、跨专业的工作室联盟机制,更加深入了解行业、社会需求,增强社会责任与职业担当的同时,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

(二)引进来

创新发展不能止步于领军人,更要在团队中不断积累传承。工作室始终认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的迭代才能带来思想和产品的迭代。“产改”的核心是产业工人,产业工人的核心属性就是技术。

下一步,工作室将学习和引进先进的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体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同时,工作室将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活动、技能人才培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定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技术交流,积极发挥劳模、工匠“传帮带”作用,开展师徒结对等活动,在提升人才技术水平的同时,提升一线技术员工在冶金领域的软、硬实力。

(三)沉下去

 创新工作室归根到底是要持续搭建职工创新体系,激发一线技术员工自主创新能动性。下一步,在科创工作上,工作室将重点在创新型QC课题攻关、发明专利申报、中心核心期刊刊载、工作室核心人员的子团队建设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过于追求数量,更多地追求质量,推动技术创新、示范带动和实际成果的转化和运用,进一步释放劳模、工匠的磁场效应,以点带面,用心播下一粒粒种子,为建设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500强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贡献劳模力量。

 

主办单位:常州市总工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和平北路166号

电话:0519-8810612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66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