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常州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此次全国共有22个城市获此殊荣,江苏省仅常州一家。常州市市长费高云参加授牌仪式并领受奖牌,副市长张耀钢、市创森办主任陈志良参加会议。
国家森林城市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高级阶段,旨在实现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生态城乡一体化发展,代表着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卓越的城市生活品质。2014年,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牢固树立“绿色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财富、宜居就是福祉”的思想,全力破解要素制约,全面推进森林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水墨江南、鱼米之乡、平原绿化”特色的造林之路。
常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的和谐交融。创建三年来,全市造林15.3万亩,平均每年新增造林面积达到市域面积的0.78%,基本形成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城相依、林田相依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网络。市民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升,爱绿护绿植绿的热情水涨船高,创森支持率和满意度均超过98%。“水城、古城、森林城”风貌合一的美丽新常州焕发出蓬勃的绿色生机,城市环境明显改善,绿色效应明显增强。
民生项目“生态绿城建设”作为常州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已经形成品牌特色。环境更宜居,城市更宜业,区域更宜游。该市被授予2015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08%,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85平方米,市民开窗可见绿、出门即进园。2015年,常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5天。良好的生态环境、较高的宜居指数对人才、资金、项目形成强烈的集聚效应。生态环境的优化,拓展了经济增长空间,带动了景区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游、森林旅游的强劲发展。
回顾创建之路,常州市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理念先行,引领科学发展;坚持统筹建设,致力大绿倾城;坚持机制创新,增添创建活力。
该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创建原则,牢固确立诗意栖居、绿色共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形成“林水相依森林常州,长廊吐翠宜居毗陵”的创建特色。
一是注重绿色为本、师法自然。利用绿廊、绿楔、绿道等,将城市的公园、绿地、农田、道路、水系、山地等各类森林板块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动态绿色网络体系。
二是注重百年成林、彰显人文。不搞大树移植和“一夜成林”的运动式工程,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常态长效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三是注重生态惠民、产业富民。加强公共绿地建设,推进镇村环境绿化,免费开放公园绿地,把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变成广大市民共享的公共产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与经济的共赢。
四是注重城乡一体、因地制宜。推进城乡绿化统筹发展,加快构建贯通城乡的一体化绿化生态网架。突出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
坚持生态建设一盘棋,实行绿地、林地、湿地“三地同建”,经济、生态、景观“三效兼顾”,自然、乡土、本色“三质同归”,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绿色宜居城市。
一是构筑绿色生态网。以湖库、岗地、农田为重点,构建森林生态屏障,完成重要水源地环湖健康绿道建设1万亩,每年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左右;实施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低产林改造4万亩;以城镇、村庄绿化为重点,建设城乡绿色家园,完成9个中心镇的城镇森林建设,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230个;以公路、河道绿化为重点,有效延伸生态景观廊道,“无论国道省道,条条都是绿色通道;不管道口路口,个个都是绿色窗口”;以森林、湿地公园为重点,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江苏天目湖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授牌,溧阳长荡湖湿地公园和天目湖湿地公园分别获准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授牌建设10处市级森林公园和10处市级湿地公园,建立一批乡土、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小区;以公益林管护、中幼龄林抚育为重点,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全市42万亩市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得到常态化、规范化管护,实施森林抚育20余万亩次、林相改造7万余亩;以“增核”、“扩绿”、“连网”为重点,实施生态绿城建设,为老百姓提供“触手可及,亲身可享”的绿色生活品质。
二是延伸绿色产业链。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木材加工、森林旅游等产业,201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387亿元,比2013年增长12%;全市现有花卉苗木总面积近40万亩,拥有花木专业村50余个;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前列,天目湖白茶成为首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试点;森林旅游人气旺盛,今年开城的东方盐湖城,围绕茅山特有的“山、水、茶、盐、药、泉”六大资源优势及道文化,打造成为国家级山水养生旅游度假区,成为全市森林旅游的龙头项目。
三是保护绿色生命线。依法加强林地保护,严格征占用林地管理、严守林地红线、严厉打击毁林开垦行为,全力保护森林资源,市级、武进区先后成立森林警察机构;着力推进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综合治理,三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和重大林政案件,武进区建立了一流的护林防火智能化指挥系统中心。
四是培育绿色文明观。以“种树就是种生态、种文明”为出发点,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充分彰显常州特有的文化元素,使植树护绿成为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推出开放式公园“一月一花、一园一展”活动,形成八大特色花事展会,实现四季有花花不同、各园有景景相伴;举办创森绿色健行活动,依托“文明社区天天乐”舞台和“百场电影进社区”活动,吸引300多万人次市民参与创森知识问答。
市委市政府把城市扩绿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强化组织实施,突出常态运行,全面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一是强化规划指引。以“林水相依森林常州,长廊吐翠宜居毗陵”为建设理念,大力实施创森六大重点工程,全面建设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森林文化体系以及森林支撑保障体系,形成“一核、双心、九极、七板块、多廊、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布局。
二是强化组织推动。将创森工作列为全市的重点工程大力推进,每年专题召开全市创森工作动员会、推进会,部署下达创森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社会共建的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机制。
三是强化高效督查。实行“一月一督查、两月一例会、三月一点评”的督查推进机制。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季度主持召开全市创森工作点评会,市分管领导每两月召开一次全市创森工作例会或者现场推进会,市创森指挥部督查组每月赴各辖市区督导工作,市创森办实行造林旺季“一周一监管”措施和创森办主任每周例会制度。
四是强化多元投入。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和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国家级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并对市级公益林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财政设立创森专项资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森林城市建设,广泛吸引各类投资主体采取承包经营、苗木经营者参与绿化造林、企业与社会团体捐款和冠名赞助、社团和个人认种认养等多种有效形式参与创森工作,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通过市场的参与,既减少了政府的建设投入和管护成本,也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实现了政府、市场的“双赢”。
森林城市建设是城市绿色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常州将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全力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一如既往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以总体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相结合为主线,持续提升城乡绿化品位,壮大生态富民产业,丰富森林生态文化,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把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把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到一个新的标杆,把“强富美高”新常州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模样。(吴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