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常州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要点
2016年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省总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工作思维;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组织网络优势,彰显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特色;树立事前全面教育、事中依法监督、事后依法维权,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围绕市总“改革、创新、服务”的总体要求和今年八项重点工作,以“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普惠职工安全健康”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主题,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心和职工安全生产的行为主体积极性,努力维护广大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实现职工体面劳动。
一、继续开展“安全教育春风行动”,强化职工劳动安全健康知识普及教育。重点以地铁一号线、重要建筑工地等施工企业为服务龙头,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进一步联动各辖市区总工会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讲座等安康普惠服务,全年举办各类安全教育知识讲座10场;全面落实省总实施的“互联网+全省百万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普及教育”五年规划,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网上安康课堂”教育平台学习;参与市安委会组织的“安全月”、“职业病防治周”宣传咨询活动,使安全意识深入每一名职工群众,自觉开展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
二、开展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春季要约”行动。要努力提升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质量,特别是在地板、化工等有毒有害行业,推动企业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带动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保护职工安全健康。
三、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以提升“安康杯”竞赛活动质量为重点,以“双十”活动为切入点,如检查事故隐患要精准,提安全合理化建议要实用,学安全技能要深入,读安全书籍要认真,学安全法律要会用等等。年底进行“安康杯”竞赛活动表彰。
四、继续开展夏季安康“三送”(送清凉、送安全、送法律)活动。在夏日高温季节,联动各辖市区、局、直属单位,积极筹集资金,组织安康“三送”工作,努力扩大基层职工群众受益面。市总将在原有资金的基础上,增加2016年的安康“三送”资金,把更多安全和实惠送到职工手中。
进一步完善“安康驿站”(环卫工人休息点)功能。根据省总《关于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的通知》(苏工办〔2016〕24号)精神,结合各地实际,将“安康驿站”(环卫工人休息点)提升为“爱心驿站”,让更多的户外劳动者感受到工会组织的关怀。
五、继续举办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上岗培训班。免费为各级工会的120名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进行工会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业务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他们对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业务技能,做到能监督、会监督。
六、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继续以贯彻《关于市本级开展工伤预防性职业健康检查补助工作的通知》(常人社发[2013]243号),(每一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享受50元补贴)为契机,推动300家相关企业为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七、弘扬企业安全文化,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以“安全在我身边、我身边的安全故事” 为主题,以“我身边的安全隐患”随手拍为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在开展安全文化活动方面的创新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
八、推行《企事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规范》省级标准。推进企事业单位劳动保护合格、优秀、示范工会创建工作,实现工会劳动保护与政府安全生产的有序对接,提升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在组织建设、监督机制、评审考核、持续改进等方面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水平。
九、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群众监督作用。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工会劳动保护“三个条例”、《江苏省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实施细则》(苏工办〔2014〕189号)和《企业工会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十项要求》(苏工办〔2014〕165号)的有关规定,加强和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组织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的作用,推广使用省总制定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工会对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职责。
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劳动保护片区服务站建设,各辖市、区试点发展1-2家;继续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进行表彰奖励。
十、依法参与事故调查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安委会组织的各项安全检查工作。
为推动年度工会劳动保护各项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同时便于各单位之间互相学习,从今年开始,市总劳保部将每季度通报各单位年度劳动保护工作完成和进展情况。各辖市、区工会、产业、局要按照《2016年工会劳动保护重点工作量化分解表》要求,狠抓落实,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