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文龙)记者2017年2月6日获悉,常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将于今年2月13日全面开工。
根据建设规划,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19.79公里,共设车站15座(由西往东分别为青枫公园站、海棠路站、五星站、勤业站、怀德站、南大街站、文化宫站、红梅公园站、五角场站、三角场站、紫云站、青洋路站、丁塘河公园站、潞城站、五一路站),其中地下站14座,高架车站1座。平均站间距1.38公里,地下线18.23公里,高架线1.24公里。其中,文化宫站与在建的1号线换乘;青枫公园站、勤业站、怀德站、紫云站未来与其他地铁线路形成换乘。2号线一期工程途经钟楼区、天宁区、常州经开区,建成后与1号线形成十字形的主骨架,将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结构、缓解交通压力,有力地支撑城市结构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目前,2号线各项前期准备基本完成。前期设计、管线迁改、绿化迁移、交通疏解等配套项目进入尾声,为工程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7年,是常州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年,不仅是2号线全面开工年,也是双线叠加并进、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轨道指挥部(轨道公司)将紧紧围绕轨道交通建设总体部署,以建设“百姓地铁百年地铁”为目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强化机制,及早谋划2017年轨道交通建设各项工作,安全、高效、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轨道指挥部(轨道公司)将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抓好现场管理为重点,落实全过程监管,强化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风险的管控。加强对施工扬尘、噪音污染和运输安全的防控,通过与城管、交警部门的联动,定期开展文明施工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参建单位文明施工和标准化施工,树立常州轨道交通工程良好的文明施工形象。充分发挥参建单位、轨道公司、市应急指挥中心三级应急网络联动作用,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做好各类应急演练,积累管理经验,提高各单位应急救援和风险处置能力。
同时,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网络媒体、新媒体等发布公益广告宣传片、疏导方案电子手册,在沿线社区、学校、工厂开展便民咨询,定点发放“便民手册”等宣传资料,引导市民选择合理的出行路线、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确保交通安全畅通。市民群众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常州地铁官网、常州地铁官微、常州地铁公众号或者致电0519-81160055。
又讯:为应对轨道交通1、2号线叠加施工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常州公安交警部门将始终把轨道交通施工交通组织保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整合社会、法治、科技、宣传等资源力量,常态化开展“网格化+”道路交通综合治理。精心组织,全警参与;综合施策,疏堵保畅;重拳出击,从严整治;从细落实,科学管理;大力宣传,依靠群众。加大力度,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力确保城市交通平稳和广大市民正常出行。
交通大整治期间,全体支队班子成员将与交警大队“捆绑作业”,支队机关民警全面增援路面一线,承包15个路口早晚高峰指挥疏导任务,基层大中队全部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到岗到人。支队每周组织专题研判,动态优化治理措施。
最大限度把警力压向路面一线。对市区重要堵点,采取“一点一策”“一点一个负责人”“一点一支专班”,实行课题式研究、项目化治理、时序化推进。对秩序混乱、易引发交通拥堵的路口路段,将抽调精干力量,加强指挥疏导和秩序管理,拥堵不排除,坚决不撤岗。
对驾驶机动车接打手机和刷微信微博、随意变道加塞、争道抢行、在人行道或网格线停车等候、不让行斑马线、乱停乱放、非机动车和行人越线停车、闯红灯、跨护栏等交通违法行为,将依法从严开展全方位整治,做到“车不越线,人不斜穿,交通违法不过岗”。
对通行效率低、群众反响大的路口路段,将组织专门力量实地踏勘、现场办公,采取调整路口渠化、优化信号配时、增设交通设施、强化科技手段等措施,尽可能减少交通延误,提高通行效率。同时,及时调整施工区的标志标线、信号灯,完善周边道路的分流引导标志,确保各类交通设施完好、连续、醒目、清晰。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关注交通标识标线的变化。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交警部门将全年开展26项文明交通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主动参与文明交通,拒绝不文明交通行为,共同创造和维护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年内,将经常组织媒体记者走进警营恳谈交流、走上路面采访报道,组织公交车、出租车驾驶员、热心网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为城市交通管理出谋划策。请广大市民及时关注公安交警部门和各类媒体发布的信息提示,通过减少非刚需出行、改变出行方式、错峰出行等形式,科学参与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