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9月20日是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本次宣传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又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需要各方协同努力
也需要每个人都提高警惕
我们能做哪些事来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如何规避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
你的SIM卡设密码了吗?
手机设置开机密码、支付密码是很多人的习惯,但你会给自己的SIM卡设置密码吗?据技术人员介绍,只给手机设置密码,忽略给SIM卡设置密码,也有可能会遭受财产损失。个人信息往往与手机号码息息相关,不少App账号都可以通过验证码找回或修改密码。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漏洞,在捡到手机后将SIM卡拔出,威胁你的财产安全。虽然手机打不开,但通过SIM卡也可以偷走你的“钱袋子”。
你扫过恶意二维码吗?
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无现金支付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但有些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钓鱼软件植入二维码,威胁着人们的信息安全。目前,恶意二维码主要可能带来信息泄露、人身财产损失、木马病毒传播等方面的风险。技术人员建议,不要随意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扫码后认真核对相关信息,也可以下载一些知名度高、安全性强的安全软件来规避风险。要增强安全意识,遇到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多一些防范心理,不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在公共场所连免费WIFI小心“被钓鱼”!
点上一杯咖啡,连上咖啡厅的免费WiFi看个剧,不少年轻人喜欢在工作之余用这样的方式放松心情。专家提醒,公共场所需警惕“钓鱼WiFi”。公共场所的开放WiFi大多不止一个,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设置移动基站的方式诱导大家连接,所发布的信息、网站访问记录甚至登录密码都会被不法分子窃取。除此之外,一些恶意软件会在连入网络的同时获取用户的通讯录、相册、支付信息等。公共场所连接WiFi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你的密码安全吗?
“一组密码走天下”是很多人的习惯,但这种设置密码的方式在方便、好记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一般不法分子会采用四种方式尝试破解用户密码,一是暴力破解,即用一定的频率尝试破解密码。二是用用户的生日等个人信息尝试破解。三是使用弱口令尝试破解。四是根据已获得用户密码在其他平台进行“撞库”。如何保证设置密码安全?建议不要用文本储存密码,在设置密码时尽量设置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15位以上“强密码”,并定期重置密码。尽量不要使用自己的生日、姓名作为自己的账户密码。
“黑客”可能就在你我身边
相较于之前,如今的“黑客”所指的范畴更大,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更广。我们网购时填写的姓名、地址、微信朋友圈的定位等都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目前用户的个人信息买卖现象时有发生,垃圾短信的轰炸也让人不胜其烦。要尽可能避免这类问题,需要每个人增强防范意识,适度“晒圈”,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提供的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尽量不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黑客’可能就在你我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