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天宁区红梅街道科技创业园内,这个月冒出了一家“光头”老板的口罩工厂,其实不然,是一家生产医疗耗材的企业,原本不生产口罩。这次为响应政府号召,为支援抗击新冠肺炎,2月5日临时决定转产口罩。近日,红梅街道总工会就走进汉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访了在疫情下那些默默奉献的红梅人。
汉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两位老板张键和季松。张健脱下帽子时已是光头,而季松的帽子后面还留着一丝头发。季松是常州一名文艺男青年,后脑勺一撮小辫儿形影相随3年。然而,因为临时转产口罩,工人出工不稳定,他与合伙人张健十多天吃住在厂里。2月16日,他们俩互相给对方理了头发,为长期离家“战斗”做准备。
张健告诉我们,他们从2月6日开始,就一直住在厂里。我们看到狭小的空间既是两人办公地,又是起居室。办公室隔壁是一个大车间,10多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张健和季松时不时要查看进度,调度生产,还要在网上联系原材料供应、成品发货等事项。
“由于工人出工不稳定,我们有时还要亲自上阵。”张健告诉我们,在这里烧水烧饭可以解决,但不能洗澡,洗头也是麻烦事。时间一长,两人的个人卫生成了问题。张健说,一开始想去外面理发,但很多理发店都不开门,而且,外面理发风险太高,后来就让家人送来理发工具,准备自己理。
“我们从2月3日筹备生产开始,经常要往外面跑,挑选原材料、购买机器、招聘筛选工人,到2月9日正式取得复工函,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易。”张健说,他们住在厂里,一则方便企业生产,二则也减少了家人的风险。
常州市天宁区红梅街道科技创业园共有17家企业,目前已有十家企业复工,恢复了正常生产。为确保企业快速复工,红梅街道总工会安排胜利村工联会积极配合园区内各企业,为快速推进企业复工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是采购额温枪,对复工人员进行入园体温检测;二是定制出入园区通行证,确保企业人员、车辆方便进出园区;三是利用微信群告知企业负责人最新复工通知;四是充分发挥园区管理员和企业负责人两个关键作用,千方百计做好企业内湖北籍、浙江籍人员或有湖北、浙江两地旅居史人员的重点摸排,对摸排出的人员建立台账,联合企业负责人,进行跟踪管理、联防联治;五是将疫情防控工作预案、防疫物资储备情况、疫情防控工作台账作为硬性内容,对园区企业复工复产严格把关;六是切实做好企业人员进出登记台账、企业人员管理台账、企业消杀灭台账、防疫物资登记台账,有力有序组织企业复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