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金坛区总工会着力将助力乡村振兴视为工会工作的份内事,推出“三措并举”新举措,着力使乡村振兴成为普惠百姓的民生工程。
强化扶持引领。紧扭乡村振兴惠及民生这根弦,坚持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会联手共抓工友创业,积极争取各级组织工友创业扶持政策、帮扶举措与实分色办法,确保乡村振兴有声有色、更有实效;成立区、镇(街道)工会工友创业领导小组,按照“一把手是第一负责人,分管领导及部室层层抓”的总体要求,压实任务、细化责任,共同抓好工工作落实;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对接,着力为工友创业争取资金扶持、税费减免或税后返还等优惠政策;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联谊合作,切实帮助有志于工友创业的能人解决投资难、发展更难的问题。
注重服务保障。积极推行“一站式”、“菜单式”与“保姆式”服务模式,为创业者精准提供从策划、初创到成熟发展全过程、全方位创业服务,不断提升扶持创业的能力,帮助更多农民工实现创业梦想;开展创建辅导,主动邀请上级工会领导现场指导,并选派专职人员负责与镇(街道)总工会开展创业指导与引导,帮助完善健全各项工作组织、落实职代会、工资集体协商等长效机制,促进初创企业依法经营与依法用工,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与区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联手联动,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招聘、现场招工等,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招工难、用工荒问题。
突出劳模引领。发挥工会联系劳模优势与引领作用,动员各级劳模积极为工友创业提供政策指导、技能培训与资金扶持,增强创业孵化能力。江苏省劳模严清华是朱林镇黄金村第一书记,多年来他带领全村农民因地制宜发展“黄金软米”12000余亩,不仅使原来的经济“空壳村”变为全区屈指可数的“十佳经济强村”,而且带动本村及周边村16000多个农户奔上增收致富之路;常州市劳模许延清擅长于建筑工程,近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自己创办的建筑工程公司为平台,吸收近3000名农民工为公司员工,让原本收入微薄的农民工成为公司体面的建筑工,年收入均达6万元以上,真正迈上了就业增收之路 。
(常州市金坛区总工会 张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