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总工会! 今天是:
首页 工会要闻 基层动态 公告文件 维权热线
您的位置:首页 >> 工会新闻 >> 基层动态 >> 内容
协同攻关 集智创新 以联盟形式打造工作室联合创新新高地
发布日期:2023-08-16   来源:劳经部   浏览次数:   字号:〖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刘云清

 作为江苏省和中国中车的产改双试点单位,为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戚墅堰所推行了科技项目产业工人组(序列)、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产业工人重点项目激励协议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使广大产业工人创新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以劳模工匠为主体的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孵化器,累计取得了300多项创新成果,33项专利(发明专利8项),其中14项成果获全国、省、市等荣誉。随着戚墅堰所产改工作的持续深入,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各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的单兵作战也表现出融合创新能力较弱、突破创新成果不多、协同共享机制不畅等问题。为了持续深化四个融合(政治素养与业务素质相融合、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技能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融合、个人成长与团队进步相融合)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特色品牌建设,戚墅堰所探索建立了戚墅堰所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联盟,着力打造工作室联合创新的新高地。

一、借力产改,实现联合攻关机制新突破

组建工作室联盟,开展联合攻关,首先要打破工作室相互独立、各有隶属、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一套有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在产改大背景下,在深入调研各工作室运作情况的基础上,戚墅堰所印发了《关于成立戚墅堰所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决定》,并于产改工作推进会上正式宣布工作室联盟成立。

1.创新组织协调机制。在工会的牵头组织下,戚墅堰所现有8个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经友好协商,组建了工作室联盟。为统一协调开展联合攻关工作,在工作室联盟下设立了办公室,作为执行和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工会工作部,日常工作由工会工作部统一组织开展,形成了工会牵头,人力资源和各工作室所在单位协同配合的组织协调机制。

2.创新资源协同机制。工作室联盟的8个成员,各有隶属单位,各有不同专业领域,也就具备了各自不同的专业技术资源。工作室联盟的成立,打通了各工作室资源共享的渠道。在工会牵头组织下,工作室联盟成员间以项目制形式开展联合攻关,通过共同签订《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联盟协同攻关项目责任书》,建立合作关系,并提供各自专业技术资源共同投入项目研究。

3.创新成果共享机制。在工作室联盟成立前,各工作室开展创新攻关时,也会借助其他工作室的力量,无法在成果上实现共享,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协同方的积极性。工作室联盟的成立,为各工作室间开展联合攻关开辟了官方渠道,让创新攻关的协同方从幕后走上了前台。通过项目责任书的签订,组建联合攻关项目组,所有参与方都是项目组成员,既要在项目攻关过程中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也可以在项目取得成果后根据贡献大小,按照《产业工人科技创新项目及成果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分享项目成果、项目奖励和项目专利。最大限度保障了所有参与人员的合法权益,也进一步鼓励了各工作室间开展联合攻关、协同创新。

二、集智创新,培育多专业融合新优势

工作室联盟的成立,不仅打破了制度性壁垒,形成了有效的协同机制,更让工作室创新从单打独斗转向多专业融合的集智创新,为之前一些无法解决的跨专业技术难题、工艺流程卡点难题、专用设备研发难题等创造了联合攻关的平台。在工作室联盟的组织推动下,《探索可控气氛渗碳炉风叶一体化铸造项目》等一批多专业融合的创新项目纷纷落地实施。

1.工艺研究与产品研发融合优势。戚墅堰所多年来专注于材料工艺的研究,涌现了张剑云、莫俊超等一批在金属材料和成型工艺领域颇有建树的技能大师。随着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以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为代表的产业快速壮大,培养了杨余明、陆堰龙、张学斌等一批优秀的产品生产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联盟的成立,为各专业领域的技能大师搭建了工艺研究和产品研发融合创新的新平台,为解决跨专业技术难题创造了条件。4月底,在戚墅堰所产改工作推进会上,张剑云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张学斌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签订了《探索可控气氛渗碳炉风叶一体化铸造项目》责任书,正式开启了工作室联盟多专业融合创新。该项目充分发挥了张剑云劳模创新工作室在金属材料和铸造工艺方面的专业优势,重点攻克渗碳炉风叶的材料与铸造难点,而张学斌技能大师工作室则侧重于渗碳炉风叶的机械加工与安装测试。根据责任书的约定,该项目将在今年底结题,彻底解决多年来制约复兴号高铁齿轮热处理设备的维修难题,不仅大幅降低设备维修成本,缩短维修周期,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作为产品对外销售,为戚墅堰所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2.单项技术与成套装备融合优势。在戚墅堰所着力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工艺设计、产线布局、数字编程、专用设备等专业技术都是需要攻克的主要难点。在工作室联盟的推动下,由刘云清劳模创新工作室牵头,以杨余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张学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为协同,将机械加工工艺研究、机械加工刀具研究等单项技术的专业优势,有机整合在成套装备研发中,顺利攻克了智能制造生产线自主研发的各项关键技术,打造了智能制造生产线20余条,节约设备采购经费2000余万元。唐欧平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杨余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联合攻关的《捣固装置捣镐拆卸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项目中,机械加工、钳工和组装等技术有机融合,成功研制出拆卸专用装备,并取得了市场化的突破,形成了100余万元的销售收入。

三、多能培养,打造宽领域练兵新平台

依托工作室联盟,一个融合冷热加工、钳工、电工、无损检测和智能制造等专业的宽领域练兵平台逐渐形成,工作室间可以开展跨专业的技能培训和技术交流,有力推动了多专业融合的多能工培养,为工作室成员的技能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1.多专业提升综合技能水平。依托联合攻关项目,各工作室成员都有了接触不同领域专业技术的机会。参与渗碳炉风叶项目的龙城工匠董国节,是戚墅堰所优秀的设备维修青年人才,在该项目中他不仅充分发挥了自身在渗碳炉设备维修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更有机会全程参与风叶材料研发和铸造工艺研究,将自身专业技术从设备维修向热加工领域延伸,为进一步提升多专业融合的综合技能水平,更好地开展热处理设备维修和技术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2.大平台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在开展联合攻关的过程中,各工作室成员会围绕项目重点任务和难点课题开展头脑风暴研讨,也会在项目攻关过程中交流切磋。在杨余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刘云清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联合攻关的过程中,由于分属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机械加工和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两个不同行业,工作室成员对加工工艺、工装夹具、刀具和编程等均有不同的理解。通过项目中的交流,工作室成员间互相取长补短,仅去年一年就攻克了12项机械加工难题。

3.优师资获得大师传德传技。戚墅堰所现有大国工匠1人、江苏工匠4人、龙城工匠4人、高铁工匠7人。工作室联盟的成立,为工匠大师传德传技提供了新的平台。刘云清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张学斌技能大师工作室都是从设备维修起家,从维修、技改逐渐走向设备自主研发。张学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青年维修工伏宇璐,就在工作室开展联合攻关过程中,与刘云清有过深入的技术交流,深受启发,并成功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成立,为戚墅堰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注入了新动能,为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创新创业拓展了新舞台,更为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探索了新路径,作出了新贡献。

 
主办单位:常州市总工会
地址:常州市和平北路166号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519-88106128    传真:0519-88109842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66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