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总工会! 今天是:
首页 工会要闻 基层动态 公告文件 维权热线
您的位置:首页 >> 工会新闻 >> 基层动态 >> 内容
端午承非遗 共筑邻里情
发布日期:2025-05-23   来源:钟楼区总工会   浏览次数:   字号:〖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邻里情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职工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让大家在特色活动中沉浸式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魅力。近日,新民村委工联会联合勤德家园社区工联会组织辖区居民、企业人员在博济南岸里举办“端午承非遗 共筑邻里情”主题活动。

非遗焕新: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清晨的博济南岸里热闹非凡。活动现场陈列的竹编、彩绳等传统材料,与端午主题展板相映成趣。来自村社的网格员手持毛笔,蘸取雄黄酒,在每位参与者手上轻画“王”字。这一仪式不仅延续了“避五毒、护安康”的古老寓意,更唤起了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在“射五毒”区域,绘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图案的靶子依次排开。职工居民们手持沙包,屏息凝神瞄准靶心。志愿者介绍,这一习俗源自古人驱邪禳灾的智慧,如今以趣味游戏形式重现,既传递文化内涵,又增添了互动乐趣。

非遗手作体验区则弥漫着竹香与欢声。在党员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手指翻飞,将细长的竹条编织成精巧的艾草船挂件。“竹编讲究力度均匀,每一根竹条都要贴合弧度。”心灵手巧的王阿姨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职工们围坐学习,指尖穿梭间,一艘艘承载艾草的小船逐渐成型。一旁的“编蛋兜”区域同样热闹非凡,五彩丝线在居民手中交织成网,装入精致的鸭蛋后悬挂于胸前。“蛋兜是端午‘压祟’的吉祥物,给孩子戴上寓意平安成长。”刘阿姨笑着说道。

邻里共情:文化传承凝聚村社温度

活动中,来自不同村、社区却同住大运河畔的职工群众们打破陌生界限,协作互助的场景随处可见。年轻人为长者调整竹编船角度,老人手把手教年轻人编蛋兜,现场交织着指导声、欢笑声与掌声。居民王阿姨举着竹编船感慨:“过去端午家家户户挂艾草、编彩绳,现在这些手艺快失传了。这次活动把非遗‘搬’到家门口,既让我们找回了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也教会年轻人文化不能丢。”

本次活动特别增设的“彩绘鸭蛋”项目成为亮点。长桌上摆放着素白鸭蛋、颜料和细笔,以便大家以端午元素为灵感自由创作。年轻人用明快的色彩勾勒龙舟和粽子,年长者则提笔写下对彼此的祝福。鸭蛋圆润象征圆满,彩绘赋予它祝福的灵性。活动结束后,这些色彩斑斓的鸭蛋或被装入蛋兜,或陈列于竹编船中,成为兼具艺术美感和节日寓意的独特作品。

未来展望:让非遗扎根村社沃土

此次端午节活动通过“非遗+互动”“传统+创新”的模式,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村社共治的双向赋能。职工居民们在指尖技艺中触摸历史温度,在协作交流中重拾邻里温情,更在文化认同中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向心力。

未来,新民村委工联会和勤德家园社区工联会计划开设常态化非遗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推出剪纸、梳篦制作等多种课程,将“单向传播”变为“沉浸体验”,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同时挖掘能人组建非遗文化志愿队,让传统文化真正扎根村社土壤。

新民村和勤德家园社区正以传统文化为笔,绘就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邻里画卷。(马俊 )

 
主办单位:常州市总工会
地址:常州市和平北路166号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519-88106128    传真:0519-88109842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66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