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暑期的朝阳花园社区工联会,一场以非遗烙画为主题的“向阳花开”暑期夏令营活动,正悄然为青少年职工子女编织起传承传统文化的奇妙网。
活动现场,社区工联会精心布置的“烙画体验区”弥漫着独特的艺术氛围。墙上,山水、花鸟等题材的精美烙画作品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以火为墨、以木为纸”的艺术魅力;桌上,烙笔、木板、画纸有序摆放,等待着与青少年职工子女们碰撞创意火花。
社区工联会“火墨丹青”烙画工作室老师余思贞,带着对非遗技艺的热忱开启授课。“烙画起源于东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以烙铁为笔,借高温在竹木上烫出痕迹,是咱们祖先智慧的结晶。”老师从历史渊源讲起,结合作品讲解烙画的工具特性与创作要点,“温度决定线条深浅,运笔速度影响图案流畅度,这可是门精细活。”
理论铺垫后,实践环节正式开启。青少年职工子女们围坐桌前,先在画纸上勾勒灵感。随后,手持烙笔,在余老师指导下尝试烙制。初次接触烙笔的青少年职工子女们,难免紧张,烙出的线条不是过深烧糊木板,就是过浅难以成型。老师穿梭于课桌间,一对一耐心辅导:“手腕放松些,像握毛笔那样运笔”“温度调低两档,慢慢走笔”。
在余老师帮助下,大家渐入佳境。烙笔游走间,木板上的图案逐渐清晰:或细腻的花瓣层次,或苍劲的枝干纹理,带着“新手创作”的生涩,却满是专注与热爱。活动尾声,青少年职工子女们捧着亲手完成的烙画作品,与老师并肩合影,作品承载着他们对非遗的理解,脸上的成就感格外耀眼。
参与活动的学生小宇坦言:“以前只在博物馆见过烙画,没想到自己也能创作。烫画时,看着图案慢慢显现,特别有成就感,也懂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社区工联会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青少年职工子女成为非遗传承“小使者”,以青春力量让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推动传统文化在社区工联会落地生根。
此次烙画夏令营,是朝阳花园社区工联会探索“非遗及青少年职工子女教育”的生动实践。从历史讲解到实操体验,从技巧传授到创意迸发,为青少年职工子女搭建起触摸传统文化的桥梁。当古老烙画遇上青春创意,传统技艺不再遥不可及,正以可感、可触、可创造的形态,在新一代心中播撒传承的种子,让非遗之美在社区工联会持续绽放光彩,为暑期生活添上一抹厚重而温暖的文化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