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涵育社区文明新风,近日,兆丰花苑社区工联会联合常州市社科联邀请常州大学家谱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州大学乡贤文化研究生研究员上官鹤锦走进兆丰花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度解读古今文明及中华文化传统,结合二十四孝故事剖析当今时代如何发挥教化作用,更好地弘扬中华孝文化。
历史长河话“至孝”,古今观照悟“教化”。上官老师结合地方志介绍了孝道典范明代虞桥(今常州武进一带)的平民孝子杨益。杨益虽不识字、家境贫寒,却以“行乞养父母”十年如一日,“每得食,不敢尝,必以先奉亲”,其赤诚之心令邻里感佩。随后上官老师强调,良好的社会教化历来是依靠官方倡导与民间力量共同完成的。一个人从出生伊始接受的家庭教育(孝道启蒙),到学校中的伦理熏陶,再到踏入社会后的自我教育与实践,孝文化如涓涓细流,在多元载体和榜样示范中润物无声地塑造着民族品格。他呼吁大家:“孝”不应只是停留在故事中,更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从日常点滴开始给父母长辈多一份耐心陪伴与理解关怀。活动最后,上官老师还为参与此次活动的青少年们送上讲述了新四军展示陆道南在武南地区抗日经历的书籍《道南赋》,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百善孝为先”,文化根脉传久远,敬老风尚绽新颜。兆丰花苑社区将深入挖掘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深化党建引领、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家园中架起连接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情感桥梁。
|